芒格的里程碑

2025/01/04

成长

1924年1月1日,查理·芒格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,跟巴菲特其实是老乡,他们年轻的时候不相识。他在密歇根大学攻读数学,但因二战参军中断学业。

1943年 (19),芒格加入美国陆军航空兵团,担任气象员。战争结束后,他返回美国。

1948年 (24),芒格“走后门”进入哈佛法学院学习。芒格最初申请,没有本科学位,被哈佛拒录。 但他爸是哈佛法学院校友,法学院前院长罗斯科·庞德是芒格家族的好友,亲自"说情",芒格最终被录取。 他在195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,获得法学博士学位,成为一名律师。

50年代

1950年代,芒格在洛杉矶的赖特与加勒特律师事务所工作,并逐渐晋升为合伙人。 然而,他对法律工作的兴趣逐渐减弱,同时对商业和投资的兴趣愈发浓厚。

1955年 (31),芒格的大儿子泰迪(Teddy)因白血病去世,年仅9岁。 这段时期是芒格生命中的至暗时刻。他经历了离婚,失去了家庭和财产,又不得不面对儿子的病情和最终的离世。

1956年 (32),1月27日,查理和南希·巴里·博斯韦克结婚。

1959年 (35),芒格与沃伦·巴菲特在奥马哈的一次晚宴上首次相遇。 那一年,芒格35岁,两个传奇人物,自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

60年代

1960年 (36),芒格与巴菲特开始非正式地讨论投资机会,并共同投资于一些优质公司。他们的合作逐步深化。

1961年 (37),芒格开始涉足房地产投资并取得成功,这让他决定彻底转型为一名投资人。等到1964年他收手的时候,光是房地产开发就给他带来了高达140万美元的收益。

1961年,在白内障手术后不久,芒格的右眼出现严重并发症,导致完全失明。

1962年 (38),芒格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“查理·芒格投资公司”(Munger Tolles & Olson LLP)。 在1962年至1973年的11年里,该公司的年均回报率超过20%,远远领先于市场平均水平。

70年代

1973年至1974 (50)年,经济衰退重创了芒格的投资组合,导致其资产分别缩水31.9%和31.5%,因为该公司的主力重仓股蓝筹印花公司和新美国基金下跌得很厉害。

1975年 (51),强劲反弹,年度收益猛增73.2%,将14年的年均复合回报率提高到19.8%(净回报率13.7%)​,而同期道指的年均复合增长只有5%。

1976年 (52),经过深思熟虑后,芒格决定关闭自己的投资公司。

1978年 (54),芒格正式加入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,担任副董事长。 这时,芒格已经54岁,离他与巴菲特相识已经过去快20年。 两人继续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,共同推动伯克希尔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投资公司之一。

80年代

1984年至2011年,芒格还担任伯克希尔旗下西科金融公司的董事长。他在这一期间带领公司实现了稳定的增长,并加强了伯克希尔的金融服务业务。

90年代

1990年代,芒格通过伯克希尔推动了一系列重要投资,包括可口可乐、吉列和富国银行等公司。芒格的智慧和远见,与沃伦·巴菲特相得益彰,塑造了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传奇。

1997年 (73),芒格加入 Costco 董事会;开始正式投资Costco。

2000年代

在 2000–2020 年间,Costco 股价从 每股约 $10 → 超过 $500+(拆股调整后),芒格和 Daily Journal 都赚得非常丰厚。

2003 年 (79),芒格决定用个人资金投资李录的喜马拉雅资本基金。 这算是他个人投资生涯中罕见的委托他人管理资金的案例之一(因为他几乎从不这样做)。 当时的初始投资金额据多方资料估算在 数百万美元(不同报道区间为 300 万到 1000 万美元之间)。 他后来自己形容:“那是我人生中做过的最好的投资之一。” 李录本人后来也在采访中确认,芒格是他基金最早、最坚定的长期出资人。

2008年 (84),巴菲特旗下的 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(中美能源) 以 2.3 亿美元买入比亚迪约 10% 股份, 正是芒格和李录促成的这笔投资。按巴菲特一贯的风格,一般不会买比亚迪这样的公司。

2023去世,享年99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