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投资备忘

2023/08/08

不懂不做

2023-08

2023-08-08 review 字节

当下互联网风头最盛的公司是字节。字节深度参与的领域有:新闻资讯 (头条)、短视频 (抖音)、电商、本地生活、办公软件 (飞书)。对手的公司有:

就目前的形势看,字节没有发力,或者投入不是很多,或者成绩不是很好的领域:支付、云计算、游戏、社交。对应的公司有:

中国TOP10市值的互联网企业分别是腾讯、阿里、美团、拼多多、京东、网易、百度、快手、贝壳、小米。

小米本质上是硬件制造商,算不上是互联网公司。贝壳是房地产相关公司,行业极度不景气。 在国内,拼多多和美团在社区团购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;拼多多旗下Temu还在海外拓土开疆,竞争对手是Amazon、Tiktok、Shopee、Ali速卖通、Lazada等。

阿里能赚钱的就是电商、云计算和蚂蚁。在反垄断处罚后,开始分拆。简单分析:

从逆向投资的角度看,在互联网行业,凡是字节深度参与的领域,我们都不投。

芒格说,投资机会分为三类,YES、NO、TOO HARD。这类公司大部分是too hard类型,不知道鹿死谁手。字节没有深度介入的领域,有选择性的投。可选的公司有:

总体上讲,字节在游戏领域没有突出的建树,社交没有做起来,对腾讯、网易的威胁相对小,有投资的机会。

操作:无,继续持有腾讯

2023-08-10 医药反腐

医药反腐,全行业哀鸿遍野。如果大致预判底部,在左侧完成医药龙头建仓,也是不错的投资机会。

标的:迈瑞医疗 (270 CNY)恒瑞医药 (40 CNY)药明康德 (76 CNY)

操作:269买入迈瑞,底仓;一周后清掉。看不懂医药。

2023-10

2023-10-01 Tiktok电商

Tiktok Shop在印尼被禁,利好Shopee。

但是目前看,Temu依然会蚕食Shopee的份额。

不买Shopee

2023-10-10 review 小米

华为mate60本质是安卓机,对苹果影响有限;反而小米 OV最难受。

不买小米

最近两个月:

2023-11

2023-11-14 SEA Q3财报

SEA财报发布,当天大跌20%。

2023-11-16 阿里Q3财报

阿里发布财报,当天暴跌10%。 此外,马云大幅减持。

最近三个月:

2023-11-27 review 字节

TikTok 电商正在与拥有先发优势的 Shein、勇猛的 Temu 同台竞技。它们同样来自中国,年轻且富有战斗力。

字节跳动也进入了降本增效的队列:许多 ROI(投入产出比)无法打正的业务和产品被下调战略优先级或停止运营。 做招聘时,各部门被要求明确申请人力用在哪里、预计的生产效益如何,在过去他们只要简单上报。

  1. 战略:一个公司的战略,必然有优先级。字节当下的重点是短视频、电商和本地生活,游戏不是战略重点。 字节的游戏业务大部分都是买来的,没有长远的规划。 创始人和管理层没有游戏背景,游戏业务不属于嫡系;自然难在字节生态内获取各种资源。 有资源的情况下不一定能做好,没有资源的情况下,更难在跟腾讯、网易的竞争中取得优势。

  2. ROI:游戏也是流量变现的一种方式,字节自己做,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:流量是卖给其他游戏公司呢,还是给自己的游戏? 如果流量卖给其他游戏公司,ROI更高,那么字节自己做游戏的意义在哪里?没有大量投入,就没有收入的快速增涨。

  3. 文化:企业文化也难以融合。 前车之鉴阿里,买了那么多公司,买来之后,除了高德地图还行,其他乏善可陈。

  4. 增长:电商做的很好,相比之下,游戏能给字节带来多大增长。可以看到,管理慢慢失去对不够赚钱的游戏业务的耐心。 好的游戏内容是需要耐心去打磨的。游戏和 VR 业务短时间内难以调动字节跳动的特长。 在上线前,游戏制作需要大量的主观决策,而字节跳动更擅长通过数据实验迭代产品、小步快跑。

买下沐童科技,是一个40亿美金的昂贵错误。

最终,快刀斩乱麻。熟悉的味道。

2023-11-28 拼多多财报

pdd财报,当天大涨18%,股价139 USD,市值1846亿。市值超过阿里,就在这周了。

阿里被上面整的人心散了,没了马云,现在这些高管,都是能捞一天是一天。

2023-11-29 大道买入腾讯

大道:今天41.05-41.1之间买了200k股腾讯。计划慢慢买,把大半年前卖掉的部分买回来就好。

2023-11-30 review 美团

美团、拼多多两家公司都非常狼性,组织战斗力都很强。

在7月份两家公司市值都在1000亿美元左右,现在4个月过去了,拼多多市值近1900亿美元,美团市值725亿美元,拼多多是美团的2.5倍多。

方丈:

分解商业模式“赚得久、赚得多、赚得容易”,我认为其中“赚得久”最重要,“赚得多”和“赚得容易”经常反而是价值陷阱。 但凡一桩生意赚得多或者赚得容易,就经常招来一堆的竞争者,资本总是逐利的嘛,没几道护城河根本挡不住。 投资当下“赚得多”或者“赚得容易”的公司,五年十年后怎么样,很难看得清楚。

上面举例的两家公司,VISA,五年十年后赚得比现在多,是比较容易看清楚的。 而英伟达,虽然现在赚得既多又容易,但是深入研究过芯片历史的,应该都不敢拍胸脯说它五年十年后还能赚得多赚得容易。

具体到美团,这个生意虽然苦是苦点,运营几十万的配送大军也比较费脑细胞,利也薄,不过赚多赚少几乎完全由自己决定,靠外卖补贴和运费补贴的调节即可,都不用调take rate,也几乎不会受竞争影响。最终能落到股东手里的钱基本上只受王兴的投资能力的影响,这是生意好坏之外的题外话。

吃可持续的需求,刚需中的刚需。

“美团CEO王兴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漏,中国有8.6亿城市人口,按每人一日三餐计算,每天产生25亿顿饭需求,在外卖行业中,两家公司合起来只有2%渗透率,增长潜力非常大,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及生活方式的转变,在家做饭比例将下降。”

美团生意难做,GTV-OP利润极低,很难有新进玩家,可以做的更长久。

本地生活:

抖音的广告流量具备典型的规模效应,两者只在品牌连锁型商家层面相对适配,但本地生活是天然分散的生意,2022年美团的到店酒旅GTV里高达80%以上的销量来自腰部和尾部商家。 如果抖音电商流量变现效率是本地生活数倍,在公司内部,抖音本地生活,就得跟电商pk流量。

毛毛估:

美团每天外卖6000w+单,每单要是能赚1块,一年利润就是18*12=216亿,给20倍PE,市值就是4320亿。

现在市值5647 HKD = 725亿 USD = 5070亿 RMB;股价90 HKD算是进入击球点区。 Q3优选亏损大概48亿,日均单量可能4500万左右。单均亏损约1.16元。

挑战:

美团管理层是否一直在做正确的事?

美团有意思的在于,以前团购不赚钱,千团大战,活了下来;以前外卖业务也不挣钱,后来挣了大钱。 现在美团优选不挣钱,未来不知道会不会挣大钱。

抖音是否打算彻底把美团打趴下,是否打算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本地生活?

对美团估值太难,无法估计现金流,有点像当年的Amazon。

2023-12

2023-12-01 熊市高股息

Note:2022年的干旱和2023年上半年的少雨让不少水电企业出现难得的买入机会

熊市中高股息公司表现好些,是避风港。上升趋势形成后表现就相对差些,没什么好遗憾的。

meta的短视频大获成功,这样看,tiktok的护城河也不是那么深。

拼多多是互联网巨头里唯一一个不做小贷的公司。其他所有公司包括滴滴、美团、小米,都搞不务正业的金融业务。

2023-12-21 阿里换CEO

吴泳铭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后,再兼任淘天集团CEO。 淘天集团原CEO戴珊将协助筹建新业务——阿里巴巴集团资产管理公司。

阿里所谓18罗汉,马云是那个1,其他都是后面的零,都是沾了马云的光,沾了时代的光。真有多大能力,为啥不出来单干呢。

戴珊拯救不了阿里,吴泳铭同样不行。